|
|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熊辉 |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江西南昌330006; |
|
|
摘要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一种首次发生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围绝经期抑郁症,现有的研究表明性激素、神经递质对脑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认为围绝经期妇女体内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与这种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同时,心理因素
|
|
关键词 :
抑郁症,
围绝经期
|
出版日期: 2006-04-28
|
[1] |
段玲; 李红薇; 袁新荣; 陈薇. 坤泰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51-. |
[2] |
谢绮; 周萍; 何青松.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86-. |
[3] |
陈颖兰; 周建英; 刘震天. 抗抑郁治疗对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2): 11-. |
[4] |
姚素华; 张广彪; 许修平; 谢秀东; 郭隆润.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碳酸锂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7-. |
[5] |
周围; 张咏梅; 徐军; 杨远坚. 二苯乙烯苷对实验性行为绝望老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3): 31-. |
[6] |
桑俊飞.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50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0): 23-. |
[7] |
陶静;陈爱华;张凡;杨慧琼;张鹏; . 戊酸雌二醇单药或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0): 51-. |
[8] |
刘跃刚; 王学廷; 高平来. 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6): 24-. |
[9] |
罗飙; . 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53(08): 56-. |
[10] |
杜宁;兰建芸;李晓云;彭乐;熊忠莲;应海丽;刘芸; .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发抑郁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53(08): 19-. |
[11] |
杨帆;林英;罗秀珍; . 奥伦自理模式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53(06): 22-. |
[12] |
李白枚; 熊员焕;.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对比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53(05): 54-. |
[13] |
易昀敏;易敬林;程先华;左志琴;罗燕燕; . 加味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4): 82-. |
[14] |
陈秀君;吴静;吴琼. 早期心理调适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3): 107-. |
[15] |
王朝辉; 李小莲; 时云. 系统家庭合并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6):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