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分析 |
胡郁; 王健军; 陈珍严; 邱飞英 |
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518036; 广东深圳518036; 广东深圳518036; |
|
|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作用。方法 :分析 16例正常对照组 ,16例无心脏病组和 16例心脏病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1)无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2 4h内每 5min节段窦性R R周期的标准差 (SDANN)和 2 4h内每 5min窦性R R周期标准差的
|
|
关键词 :
自主神经系统,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
|
出版日期: 2002-02-28
|
[1] |
周元风;洪浪;赖珩莉;李林峰; .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及双环消融术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1): 6-. |
[2] |
张芝辉; 袁艳珍; 王雪梅; 袁小亮. 心率变异性在肺源性心脏病中作用的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9): 1-. |
[3] |
黄红梅; 彭剑峰; 李俐.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3): 1-. |
[4] |
徐慧; 刘晓辉.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11): 1-. |
[5] |
龚建国; 胡建新. P波离散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对其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52(09): 1-. |
[6] |
朱春雷; 方志荣.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和曲美他嗪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12): 1-. |
[7] |
薛静. 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11): 1-. |
[8] |
文一平; 刘志坚.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20例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10): 1-. |
[9] |
马文林; 李爱萍; 布艾加尔哈斯木; 梅运清; 胡大一. 自主神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6): 1-. |
[10] |
张燕华; 熊晶; 尹林. 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与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48(04): 1-. |
[11] |
曾金生. 心率变异与心脏病心肌缺血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47(02): 1-. |
[12] |
石卫晨; 魏晓莉; 曾朝荣.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的构造及功能对心率变异的相关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04): 1-. |
[13] |
吴玉贞. 频域法心率变异检测与34例急性心肌梗塞室速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02): 1-. |
[14] |
毛路.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1986, 28(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