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极针状电极在子宫纵隔切除术中的运用 |
罗明燕; 王长华; 杜晓寒 |
江西妇幼保健院; 江西妇幼保健院 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南昌330006; |
|
|
摘要 目的评价单极针状电极在子宫纵隔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43例行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单极针状电极切除子宫纵隔组(研究组)18例,单极环状电极切除子宫纵隔组(对照组)25例,观察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宫腔镜下形态。结果对纵隔基底<1 cm者,两者手术时
|
|
关键词 :
子宫纵隔切除,
宫腔镜,
单极针状电极
|
出版日期: 2006-02-28
|
[1] |
徐明坤颜振艺曹殿青.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54-. |
[2] |
李琼; 刘喻; 王晓萍; 曾宪瑞; 王明波. 宫腔镜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结局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48-. |
[3] |
宋兵文; 周春慧; 杨章莉.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42-. |
[4] |
朱奕融; 艾小燕; 程玉芬. 宫腔镜治疗无生育要求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患者的临床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1): 28-. |
[5] |
熊夏思. 阴式手术与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0): 49-. |
[6] |
钟小妹; 陈晓红; 杨晓芳; 吴序立; 郑道喜.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7): 56-. |
[7] |
比丽克孜·艾克木; 克比努尔·艾则孜;. 宫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6): 76-. |
[8] |
李志琴; 魏教华; .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微创术治疗不孕症的麻醉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2): 54-. |
[9] |
周萍; . 宫腔镜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23例的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1): 79-. |
[10] |
彭小莹;文晓荣;黄建飞;彭巧捷. 宫腔镜检查及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4): 68-. |
[11] |
滕海燕. 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04): 69-. |
[12] |
刘仙,赵锐,宣毅飞,刘冬萍,陈荣剑,宋岩峰. 经阴道宫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03): 24-. |
[13] |
郑巧灵; 温如玉.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10): 1-. |
[14] |
古云霞; 涂灵. 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9): 1-. |
[15] |
胡碧洪; 黄浩. 妈富隆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的应用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