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不同大小的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
徐荣; 邵明岩; 陈小华; 张慧宁; 金爱芳 |
江西省人民医院PET/CT中心 |
|
XU Rong;SHAO Ming-yan;CHEN Xiao-hua;ZHANG Hui-ning;JIN Ai-fang |
|
摘要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双时相显像中滞留指数对不同大小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SPN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注射18F-FDG后1h(早期)及2h(晚期)肺部PET/CT图像。将120例患者按SPN最大径分为A组(0~1cm,31例)、B组(1.1~2.0cm,49例)、C组(2.1~3.0cm,40例)。对3组显像结果进行半定量法、视觉比较法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测量SPN1h(早期)及2h(晚期)放射性摄取最大化(SUVmax)值,同时计算滞留指数(△SUV),以△SUV>10%为诊断阈值,评价A、B、C 3组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UV在双时相显像中对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中,良、恶性SPN的放射性摄取增高分别呈环形、结节状及片状摄取增高,其中SPN良恶性结节放射性摄取形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恶性常规显像1hSUVmax、延迟显像2hSUVmax及△SUV值与良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SUV>10%为诊断阈值,A、B、C 3组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分别为59.2%、61.3%、75.0%,89.7%、79.6%、40.0%,93.3%、82.5%、50.0%。以A组△SUV为指标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7,获得A组最佳截断值为7.3%,ROC曲线下对应的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1%、53.1%、83.2%。结论 PET/CT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对不同大小SPN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直径小于1cm的SPN,滞留指数的诊断阈值应适当减低,以提高诊断SPN的准确率。
|
|
关键词 :
孤立性肺结节,
18F-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双时相显像,
鉴别诊断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05087) |
[1] |
孔祥群吴小玲高忠博.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85-. |
[2] |
刘丹彭琨李娜王敏君.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1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1): 78-. |
[3] |
崔晓荣杨彬张玉芹.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1): 71-. |
[4] |
叶亚君; 潘爱珍; 莫淑琼. 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0): 69-. |
[5] |
陈仲涛; 金天. 左卵巢巨大癌肉瘤1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55-. |
[6] |
郑重真. 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8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2): 54-. |
[7] |
王祥翔; 柴湘婷. 孤立性单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并文献复习[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24-. |
[8] |
梁聪聪; 万业达; 牛金亮; 何岸苇. 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73-. |
[9] |
刘玉洁.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形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7): 99-. |
[10] |
许丽萍; 李贵春; . 皮肤髓系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12): 10-. |
[11] |
程英; .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卵巢甲状腺肿类癌1例并文献复习[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06): 104-. |
[12] |
马林; 刘金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10): 41-. |
[13] |
刘干辉;陈振松;万仁平;黄伟;孟志华;石广兴;雷淑妃. 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及血管关系的CT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09): 23-. |
[14] |
张丽丽; 陈莉. 超声弹性评分法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08): 57-. |
[15] |
王晨亮; 周志愉. 前列腺导管腺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7): 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