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Lipo-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po-PGE1加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95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 10μ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2次·d-1;B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2次·d-1,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2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AP),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以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2周后SPAP、MAP、DPAP、CEC、ET-1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Lipo-PGE1能够降低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恢复其内皮源性因子产生及释放功能有关。
|
|
关键词 :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支撑计划(20113018) |
[1] |
刘宇良杨笃才匡青芬.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104-. |
[2] |
俞林波. 《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探析——兼评秦汉杂家学术思想体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8(02): 47-. |
[3] |
汪风云.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97-. |
[4] |
练文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相关风险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20-. |
[5] |
崔熠可赖玉清陈显栋江涵吴磊. 兴国县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一体化管理效果评价[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1): 9-. |
[6] |
何成廖冬菊.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1): 28-. |
[7] |
汪冯; 徐思达; 简雯; 蔡婵; 涂怀军; 胡棠生. 老龄视神经脊髓炎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23-. |
[8] |
胡亭亭; 肖祖克. 穿心莲内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6): 36-. |
[9] |
姚懿; 何晨; 唐晓芳; 宋莹; 许晶晶; 蒋萍; 王欢欢; 姜琳; 赵雪燕; 高展; 杨跃进; 乔树宾;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稳定性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6): 24-. |
[10] |
周洪; 李秋根. COPD患者BODE指数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15-. |
[11] |
陈高振; 周志莲; 韦兴龙; 廖钢; 陈家前.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18-. |
[12] |
周徐洲; 黄宝荣; 肖辉亮. 维甲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6-. |
[13] |
李为洲; 彭丽萍; 章金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5-. |
[14] |
曾家副; 唐力; 陈显源; 王永锐; 李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症因素分析与治疗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98-. |
[15] |
郭玲玲; 卢其玲; 童波; 赖全图; 周洪; 涂红缨. 丹参酮Ⅱ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疗效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