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活性肽——P物质 |
温博贵 |
江西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
|
|
摘要 <正> 1931年Von Euler和Galdum在测定乙酰胆硷的组织分布时,发现马脑和肠壁的酸性乙醇提取液中存有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因当时将该物质制备成粉末(Powder)状态,故称之为P物质(下称SP)。然而,SP的化学结构直到40年之后才被彻底弄清并人工合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证明SP具有
|
|
关键词 :
组织分布,
乙醇提取液,
下丘脑,
生物学功能,
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物质,
人工合成,
放射免疫测定,
多巴胺神经元,
初级传入纤维
|
出版日期: 1980-09-28
|
[1] |
万曦娣;王枫;黄欧平;. 14-3-3ζ蛋白在人类疾病中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04): 92-. |
[2] |
徐文峰; 习小庆. 乙酰肝素酶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12): 94-. |
[3] |
周细根;梁生林;胡存华;颜峰光;李庆耀;罗婷;余侬. 金银花乙醇提取液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2): 12-. |
[4] |
周细根; 梁生林; 胡存华; 颜峰光; 黄章玉. 莲须乙醇提取液抗腹泻作用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12): 1-. |
[5] |
刘江; 吴延庆. ADAMTS-1与血管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2): 1-. |
[6] |
安英男; 高航. 血管内皮细胞抗栓功能相关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52(07): 1-. |
[7] |
刘峰; 雷闽湘; 谢晓云.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51(08): 1-. |
[8] |
周斌; 杨玉. 青春期生长机制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5): 1-. |
[9] |
侯静; 杨军平. 心理应激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免疫轴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11): 1-. |
[10] |
巫国辉; 袁铿; 吴开云; 戴志芳; 胡银英. 联胺诱导下丘脑-垂体对MDA代谢、ICAM-1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45(05): 1-. |
[11] |
巫国辉; 袁铿; 谢琳; 吴开云. ox-LDL作用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液对内皮细胞MDA代谢和ICAM-1表达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6): 1-. |
[12] |
刘帅光; 刘寄尘; 邓顺中; 彭轼平; 王共先. ESWL前后尿α_1-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1): 1-. |
[13] |
祝小林; 刘少英; 李外苟; 龙平. 体内性激素与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42(03): 1-. |
[14] |
何云霞; 黄小红.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血钠37例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S1): 1-. |
[15] |
翁兰英. 妊娠合并过敏性紫瘢、重度妊高症、HELLP综合症一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01):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