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肉桂油微乳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释放 |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 |
|
肖小年 刘悦珍 易孜成 章辉 刘璟 王凡 易醒 |
|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肉桂油微乳体系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采用相转化法将肉桂油制备成O/W型微乳,通过比较伪三元相图的微乳区域大小对影响微乳形成的多个因素进行研究。对工艺优化后所制备的微乳进行稳定性评价,然后通过模拟人工肠液研究其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肉桂油微乳的最佳配方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0/EL-40(3:1,w/w)、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无水乙醇(1:1,w/w)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_m)为4。肉桂油微乳的离心和冷热循环稳定性良好,在恒温加速6个月后,肉桂醛的保留率为92.79%,是普通肉桂油保留率的2倍。肉桂油在pH 6.8和pH 7.4的人工肠液中8小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1.21%和16.82%。释放机制遵循非Fickian扩散,在酸性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大于碱性介质。
|
|
关键词 :
肉桂油,
微乳,
伪三元相图,
体外释放,
非Fickian扩散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604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60459); |
[1] |
肖小年 周洁 易孜成 王凡 罗俊溢 李娟 易醒. 大蒜油自微乳的制备及其初步稳定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0, 44(1): 42-. |
[2] |
缪金玉吴晓琳邹立强刘伟. 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稳定及释放特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8, 42(4): 369-. |
[3] |
肖小年; 孙永梅; 易醒; 候海涛; 熊华. 薏苡仁油微乳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5, 39(01): 91-. |
[4] |
陈莎; 彭海龙; 熊华; 宁方建; 王素芳. 温度响应性纳米介孔硅的制备、表征及其载药性能[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4, 36(04): 322-. |
[5] |
刘晓红; 章小明; 许春晓. 在不同含水量时醇对W/O型微乳液体系结构参数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1, 33(04): 1-. |
[6] |
石秋杰; 胡雪娟. ZrO_2的制备及其镍基催化剂苯加氢反应性能[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8, 32(01): 1-. |
[7] |
王长龙; 杨志宏; 聂基兰. OP-10/n-C4H9OH/c-C6H12/H2O体系W/O微乳液稳定条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5, 29(01):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