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人工合成苯巴比妥完全抗原并进行鉴定。对苯巴比妥结构进行修饰,合成带氨基基团的苯巴比妥半抗原,经重氮法与BSA和OVA制备苯巴比妥人工抗原。通过TLC、质谱核磁共振对苯巴比妥半抗原进行鉴定,并采用紫外扫描对人工抗原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动物免疫对人工抗原进行生物学鉴定,使用ELISA对得到的抗血清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苯巴比妥半抗原合成成功,苯巴比妥与BSA,OVA偶联成功,经计算其偶联比分别为231和10.91.动物免疫表明,免疫的5只小鼠的效价均在104以上,且4号小鼠的抗血清抗苯巴比妥IC50为175.19ng·mL-1。此实验成功合成了苯巴比妥人工抗原,为进一步制备苯巴比妥的特异性抗体与建立苯巴比妥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
关键词 :
苯巴比妥,
半抗原,
人工抗原,
重氮化法
|
|
[1] |
况荣华;卢欢;罗丽芳;姜敏. HPLC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与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10): 18-. |
[2] |
周细根; 颜峰光; 梁生林; 范伟. 生半夏水提取液对小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1): 1-. |
[3] |
易飞; 曾伟; 熊建忠; 黄声惠. 癫痫持续状态60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06): 1-. |
[4] |
周丹华. 母产前应用苯巴比妥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预防[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45(05): 1-. |
[5] |
曹鸿敏; 刘长碧; 何燕. 苯巴比妥钠引起固定性药疹二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05): 1-. |
[6] |
王春燕. 小儿毒鼠强急性中毒三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3): 1-. |
[7] |
蔡兰云; 周末芝; 邓韵竹; 徐淑娟; 李维君; 王瑞兰. 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00, 1(01): 1-. |
[8] |
邹振波. 大剂量安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一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S1): 1-. |
[9] |
张慧利; 曹春水; 龚义仁. 毒鼠强急性中毒32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03): 1-. |
[10] |
周末芝. 10例顽固性癫痫状态的药物治疗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0(03): 1-. |
[11] |
廖群英. 5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体会[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39(02): 1-. |
[12] |
沈邦干; 罗伟. 重症催眠药中毒的抢救体会(附7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5, 37(01): 1-. |
[13] |
蔡兰云; 胡著荣. 安定合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持续状态14例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36(01): 1-. |
[14] |
廖杰芳. 手足徐动症与苯妥英中毒[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79, 21(02): 1-. |
[15] |
吴树朴. 饮食对紫外光致癌作用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79, 21(02):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