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萧山地区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
盛迎涛张伟薛建秀 |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
|
|
摘要 目的分析杭州市萧山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并对听力及耳聋基因筛查进行评价。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2005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包括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同时采用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12S rRNA和GJB3等4个我国常见的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2005例新生儿中,通过听力初筛1997例(99.6%,1997/2005),复筛未通过者3例(0.15%,3/2005)。2005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中,检出常见耳聋基因阳性85例,携带率4.24%(85/2005),其中GJB2突变50例(2.49%,50/2005;其中235del C杂合突变占1.9%,38/2005);SLC26A4突变28例(1.40%,28/2005);线粒体DNA12S rRNA突变5例(0.25%,5/2005);GJB3突变1例(0.05%,1/2005);GJB2及SLC26A4双杂合突变1例(0.05%,1/2005)。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听力复筛未通过者3例,其中2例GJB2基因235del C位点杂合突变均为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例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为右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杂合突变1例,235del C位点及IVS7-2A>G位点突变,但听力筛查通过;2例有家族史,为176-191del 16杂合突变和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听力筛查均通过。结论 GJB2 235del C杂合突变是本地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有其互补性。对本地区新生儿进行联合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为新生儿耳聋的积极干预和治疗提供指导,为准确估计耳聋相关基因突变频率提供依据。
|
|
关键词 :
听力筛查,
耳聋基因,
新生儿,
突变携带率,
联合筛查
|
|
[1] |
刘红霞 陈丽萍 李琳 卢文青 柯江维 汪金秀 郭建明 邓杰 周敏丽 吴英 蒋冰. 不同剂量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8): 49-. |
[2] |
刘雪琴 张卫星 沈洁 刘玉霞 唐成和. 危重新生儿生后早期血流灌注指数的变化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7): 44-. |
[3] |
谢彬艳叶茹明李婉婷.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7): 79-. |
[4] |
刘雯雯王丽罗辉. 抚触联合体位变换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6): 68-. |
[5] |
陈淑香 陈晨 李朝晖 . 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5): 56-. |
[6] |
王银. 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叶酸对孕产妇妊娠期贫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4): 37-. |
[7] |
赵曼娜. 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3): 50-. |
[8] |
陈淑霞. 单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2): 54-. |
[9] |
李曼 卓琳琅. 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情况的判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0): 48-. |
[10] |
凌博陈水生戚翠萍. 不同时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对比[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 67-. |
[11] |
王志帅君罗强徐青青. 不规则抗体联合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在多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 34-. |
[12] |
吴波.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泌乳量及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6): 50-. |
[13] |
夏晓芹张家杰张志刚赖宝添许瑶.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拔管失败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6): 59-. |
[14] |
龙外德. 双黄连颗粒联合黄疸茵陈颗粒、常乐康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黄疸[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6): 62-. |
[15] |
胡向文唐文燕高菊梅.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9(6): 9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