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
陈志成梁精雷旭君 |
四会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HCC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索拉非尼治疗,联合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分析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6个月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客观缓解率(ORR)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AFP、CA19-9、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内,联合组患者消化系统、皮肤、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
|
关键词 :
柴胡疏肝散,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
|
[1] |
冯鹏程左为汉吴建兵.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8(3): 5-. |
[2] |
陈涵; 徐溢; 魏文祥. RMP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4): 91-. |
[3] |
付慧英; 黄灿; 鄢业鸿; 彭小东; 张志谦. CHAF1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1): 5-. |
[4] |
王荣昌; 曹虹; 廖传文; 饶雪峰; . MKK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02): 30-. |
[5] |
魏小勇; 饶荣生.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11): 1-. |
[6] |
余永波; 薛汉饶; 刘巧敏. 小肝细胞癌与小肝血管瘤的CT灌注成像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08, 9(03): 1-. |
[7] |
万骋; 罗荣城; 崔斐; 陈斌; 严晓. 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50(03): 1-. |
[8] |
李松岗; 刘峰; 全志伟; 李济宇; 杨勇. 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与hTERT表达的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50(01): 1-. |
[9] |
刘新民; 李小秋; 饶思友; 杨丽霞.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抗痨药致肝功能损害40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46(03): 1-. |
[10] |
李清国; 李晶. 甲胎蛋白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04, 5(01): 1-. |
[11] |
周天保; 盛茂鑫; 傅华群; 杨爱国. MVD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中的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43(03): 1-. |
[12] |
吴星恒. 小儿肝癌与肝炎[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01): 1-. |
[13] |
何江. 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5, 27(01): 1-. |
[14] |
傅佳林; 莫荣枢; 蒋佩青. 血清甲种胎儿蛋白检测假阴性探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78, 20(Z1):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