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VF-ET周期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血清雌二醇变化组的比较分析 |
何峻; 陈朝军; 刘娟 |
贵州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超排卵(COH)中的不同疾病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长方案的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OH过程中血清E2水平变化分为2组,E2上升组(69例):COH过程中E2水平持续上升;E2波动组(21例):COH过程中血清E2水平明显波动。比较2组间相关各项指标。结果 E2波动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多于E2上升组;E2波动组hCG日直径14mm以上卵泡数及获卵数均少于E2上升组;E2上升组的MⅡ卵子率、正常受精率均较E2波动组高;E2波动组周期取消率高于E2上升组,但2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部分PCOS患者Gn用量调整需极度谨慎,应该密切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缓慢且温和减量,Gn每日用量不能低于患者的阈值水平,否则容易因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或剧烈波动而取消周期或者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更多还原
|
|
关键词 :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雌二醇变化,
阈值
|
|
[1] |
熊春霖.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震动感觉阈值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4-. |
[2] |
吕淑莲.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肥胖、非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瘦素、雄激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5): 43-. |
[3] |
曹华斌; 涂灵.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2): 40-. |
[4] |
郑晓霞. 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代谢的特点[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43-. |
[5] |
张书莲.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57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6): 64-. |
[6] |
胡汉苹;王君洁;赵清波; . 来曲唑治疗对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12): 43-. |
[7] |
韩冬梅; 胡玉琴.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52(09): 98-. |
[8] |
孙慧云; 张立霞; 陈蔚云; 文小明; 郑莉萍; 郑月慧. 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52(01): 89-92. |
[9] |
罗文群; 熊员焕; 涂灵.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先兆流产的病因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8): 1-. |
[10] |
胡美华; 胡玲.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53(07): 1-. |
[11] |
饶胜芳; 汪荣群; 段红华.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及皮质醇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53(02): 1-. |
[12] |
梅园园; 彭璇; 张小芬. 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特征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52(07): 1-. |
[13] |
徐志彦; 郝翠芳; 张亦文; 徐明彩. PPAR 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与PCOS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52(01): 1-. |
[14] |
李惠梅. 来曲唑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发不孕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51(09): 1-. |
[15] |
张亮; 吴根秀. 基于粗糙集和感知器的模式分类方法[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33(04):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