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膳食中植物雌激素摄入量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
陈宗玮;钟敬亮;余艳荣;彭维杰 |
南昌大学药学院基础药理实验室;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中心药房; |
|
节点文献
膳食中植物雌激素摄入量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Phytoestrogen Intake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
CHEN Zong-wei 1,2,ZHONG Jing-liang 1,YU Yan-rong 1,PENG Wei-jie 1 |
|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绝经后妇女日常膳食中各种植物雌激素成分摄入量及骨密度分布情况,分析植物雌激素摄入量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测及其有效的个体化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调查要求的南昌市160例绝经后妇女,通过食物频率问卷(FFQ)、3 d饮食称重记录、24 h膳食回顾,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和膳食资料,计算食物中各种植物雌激素的含量。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受试者腰椎L2-4和髋部骨密度(BMD)。结果总植物雌激素低、中、高摄入组的腰椎BMD及股骨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低、中、高摄入组的腰椎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2 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3、L4各组间B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股骨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香豆素类与木酚素类植物雌激素低、中、高摄入组的腰椎BMD及股骨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昌市绝经后妇女BMD的高低与其膳食中总植物雌激素摄入量的多少无关;但其腰椎BMD的高低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摄入量的多少有关,摄入越多BMD值越高,其中L3、L4最为显著。
|
|
关键词 :
 ,
植物雌激素,
骨密度,
绝经后妇女,
膳食调查
|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122) |
[1] |
陈艳玲; 袁斌; 官燕飞; 彭建明. 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水平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6): 56-. |
[2] |
崔熠可; 陈静华; 闫冀; 吴磊. 啤酒花中的植物雌激素成分8-PN的生物活性及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5): 97-. |
[3] |
王坚; 熊龙. 外固定支架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0): 29-. |
[4] |
李经堂; 汤晓正; 熊龙; 刘剑军.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和骨钙素的检测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30-. |
[5] |
王雪洁; 常向云.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骨密度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1-. |
[6] |
陈发秀; 彭乐.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3): 54-. |
[7] |
孙淑娟. “挖”“掘”的历时替换及其相关问题[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46(01): 156-. |
[8] |
汪时华. 0~6岁儿童超声骨密度结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1): 92-. |
[9] |
贺艳丽;王平;胡艳洁;杜雯;梁凯威;卢聪;李小青;黄士昂;郑金娥; . CCL23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1-. |
[10] |
杨海玉; . 吗啡对SH-SY5Y细胞中HSP70蛋白的调控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15-. |
[11] |
游浩元;黄翠兰;刘承远;鲁小玲;黄亮; . 急性酒精中毒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炎症介质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8-. |
[12] |
郭灿;向江琳;邹中辉;章伟;郭宁; . 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炎性反应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48-. |
[13] |
江海亮;潘剑成;张宗明;林阳;杨文超;贺立新; . 15例Hangman骨折前路融合钛板固定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52-. |
[14] |
廖希; 谢平; . 乌司他丁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56-. |
[15] |
曾昭贤; .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60-. |
|
|
|
|